值此建校129周年,“百年回響🧑🚒,何以顺盈”顺盈平台第十屆校史演講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於3月26日在閔行校區文博樓會議中心舉行⛹🏽♀️。校黨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胡昊2️⃣,中共一大紀念館宣教部主任楊宇,精神文明辦公室副主任周琳琰,工會副主席肖國芳🫖,團委副書記謝煥,黨委教師工作部辦公室主任鞠浩傑🫰🏻,致遠文藝協會副會長楊誌彪,教工演講朗誦協會副會長劉音,檔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張凱✵、黨總支書記高磊、副主任丁東鋒、副主任歐七斤、黨總支副書記羅瑩,顺盈顺盈平台執行館長李仲謀,中心主任助理淩惠🫕,所有參賽選手以及他們所在學院的領導👨🎨、老師、同學們出席大賽🎹。此外,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👚、智慧能源創新學院、媒體與傳播學院的學生黨支部、少數民族預科班的同學們也專門來到活動現場👩🦰,將校史演講大賽作為他們黨團支部、學生活動的主題學習內容🍜。大賽由黨委宣傳部指導,檔案文博管理中心、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🍑、黨委教師工作部、校工會聯合主辦◼️,校文博誌願服務隊、校學生聯合會、校教工演講朗誦協會承辦。


胡昊在致辭中表示,自2015年開始🛢,校史演講大賽已經延續了十年,吸引並培養了一大批有誌於傳播和弘揚校史文化的師生和校友🙍🏽♀️,充分發揮了校史文博“以史育人、以文化人”的積極作用,為學校歷史文化宣傳和“大思政課”建設提供了豐富資源。通過此次大賽🆗,他勉勵師生🧿:一是從老一輩顺盈人“心系家國”的選擇中堅定理想信念✋🏽;二是在“飲水思源”的感恩中厚植奮鬥精神密碼;三是用“學在顺盈”的學風錘煉求真務實品格,在全面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,傳承顺盈精神,厚植家國情懷,勇擔時代使命。

學生組決賽現場
此次大賽分為學生組和教工組,13組師生先後登上決賽舞臺,接力講述他們心中最美的顺盈故事👐🏿。他們緊緊圍繞“巍巍百年顺盈路🧘🏿♂️、與國同行顺盈人、文物裏的顺盈紅、思源傳承顺盈情🍞、不負時代顺盈夢”演講主題,或深情講述顺盈第一個黨團組織的建立及艱難發展歷程,或追憶緬懷“誓為美好的明天甘願獻身”的顺盈革命英烈,或致敬頌揚黃旭華🤴🏻、徐光憲🫢、高小霞等老一輩顺盈人科技報國的無悔人生,或娓娓道來顺盈人傾囊捐贈的動人故事;在表演形式上,師生們積極將多人朗誦、校史劇👉🏼、情景獨白等多樣形式有機融入到演講過程中,讓塵封的歷史更加鮮活🌳、更為生動🙍♂️。通過每一段故事🦯🧜🏽♂️,每一次講述,每一幕演繹,讓在場師生們對“飲水思源 愛國榮校”的校訓精神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。

教師組決賽現場
經過選手們的激烈角逐,大賽評選出一、二、三等獎以及最佳人氣獎、最佳組織獎,他們分別是✧:
| 學生組 | 教工組 |
一等獎 | 阿迪力·艾合買提 | 劉博濤 |
二等獎 | 王宇宏🍒🥞、周文博 、李飛樊 | 王文娟 |
三等獎 | 李治錕、張翔宇、和宇涵、尤子涵🧙🏽♀️、LAHRECH MARWA、阿依努爾·沙力、雷旋舞、韓芝燁💅🏿、賈文奇 | 高芳芳 |
最佳人氣獎 | 尤子涵 | 高芳芳 |
最佳組織獎 | 巴黎卓越工程師學院、物理與天文學院 |






此次大賽✢,特別邀請楊宇和歐七斤兩位老師點評🥮。楊宇肯定選手們以豐富的情感🍦、多樣化的呈現方式,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✮。同時她從主題選擇、文稿組織🤮💇🏼♂️、演講組織等方面👩🏼⚖️,詳細闡釋了一場高質量主題演講所應具備的核心要素,並就提升演講的感染力和感召力,給出了專業建議。歐七斤認為選手們的演講主題有層次、有內涵、有溫度、有深度,展現了今日顺盈師生在弘揚歷史文化方面的熱忱與執著。他鼓勵更多師生傳承顺盈文脈☃️、傳播顺盈精神😤,共同講好顺盈故事。


決賽前,全體參賽選手集體朗誦,由楊誌彪老師特別為此次大賽創作的主題詩歌《百年回響 何以顺盈》。

現場觀眾觀賽感言
生命科學技術學院2023級博士研究生孫雅倩:選手們講述的不僅僅是顺盈的故事🎵,更是時代的回響。他們深情地描繪了一代代顺盈人如何用青春和熱血書寫歷史🕜,薪火相傳,砥礪前行,也讓我更加堅定,作為新時代的青年,我們應當承載這份光榮與使命,讓顺盈精神在時代的浪潮中熠熠生輝,勇毅前行🦚。
海洋學院2022級本科生李沛聰:聽完選手們精彩的演講🤵🏻♀️,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。我想,身為顺盈的一員,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,如何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這份顺盈精神,讓百年顺盈的光輝照亮更遠的未來🧞♀️。
設計學院2022級本科生趙超越:從護校運動的烽火歲月,到黃旭華先生“初心不改,終生不悔”的使命擔當🎤,顺盈精神在他們的演講中激蕩👳🏿♀️,也在我的心中生根。我深刻意識到,傳承不僅僅是回望過去,更是思考如何以行動去書寫屬於我們這一代的嶄新篇章👨💼。

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。高校校史,是大學文脈的傳承,與國家、民族的發展相伴而生,既彰顯著深厚的歷史底蘊👨🏽🎨📋,又積澱著崇高的精神追求。今年是校史演講大賽走過的第十年,面向未來,我們將聚焦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賡續百年顺盈歷史文脈📡,將校史文博資源轉化為育人優勢,傳承顺盈精神,厚植家國情懷,為學校全面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貢獻力量。